欢迎来到贵州中旅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登录  |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资讯>>发现贵州
发现贵州
花桥之乡-----黎平地坪风雨桥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14-7-9     浏览次数:3182次
  



 

                                                          花桥之乡-----黎平地坪风雨桥

    “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这是郭沫若于1965年10月给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风雨桥题写的诗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与三江侗族自治县接壤,在公路未修通以前,黎平地坪风雨桥就是贵州和广西的必经之路,所以有“一桥连万家”之说。地坪风雨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而程阳风雨桥始建于1916年,相差22年。据两桥当地的侗家老人说,这两座桥均出自于同一位侗族掌墨梓匠。现今,这两座风雨桥均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公路通车,由地坪到三江高安村只有5千米,由此上321国道线经三江县城可达桂林、柳州。地坪距黎平县城110千米,途经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和肇兴侗族大寨。
    地坪风雨桥,也称地坪花桥,坐落在黎平县地坪乡地坪侗寨旁,飞架寨前的南江河上。桥长50.6米,宽4.5米,桥面距正常水位10.75米,为木石结构,设一墩两堍,南北两岸各有引桥连接,北岸桥头还建有一座桥头亭。桥体由墩、堍、梁、廊几个部分构成。桥墩和桥堍均用加工过的青石坨构筑,下宽上窄,挡水面呈尖圆状,一墩两堍的顶面均在同一水平上。桥梁有桥道梁和桥垫梁之分,均为杉木。桥垫梁铺作于桥墩和桥堍的顶面上,各有三叠,叠叠外挑,每叠之间含有粗细不一的垫枕,用于调节水平。桥道梁也有三叠,其间同样含有垫枕调节水平,架于垫梁之上。桥道梁最上一叠的两边粗圆木均凿有规则的榫口,一组组预制的木架立帖就坐落于圆木的榫口上,立帖之间用穿枋连接,就构成了桥廊的架子。在一墩两堍上,还建有侗族风格的楼亭三座,并与桥廊连为一体。其中,墩上的一座为五层重檐攒尖顶,两堍上的均为三层重檐歇山顶,桥廊为两层重檐,南北引桥为单檐,凝重浑厚,妍丽端庄。亭、廊均施青瓦白檐、铺作桥面板、两旁设长凳,供行人避雨和休息。三座楼亭的戟脊端均为弯月起翘,似金凤展翅;楼亭之间的桥廊屋脊上,分别施以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的彩塑形象。楼阁廊檐不口楼阁内的板壁上均绘有精美的侗族图案,所有柱、枋均施以土漆防护。整个桥面楼廊的建筑,融侗族干阑民居、鼓楼、风雨桥为一体,风格别致,造形美观,五彩缤纷。
    侗族聚居的黔、湘、桂三省区毗邻地方,史称“九溪十洞”或“九溪十八洞”。现今的黎平县地坪乡,就处于其中的“四洞”,又称“四洞款”,地坪侗寨属于“四洞款”中的“四脚牛·芭顶卡”。 地坪侗寨分为上、下两个小寨,古时称上寨人为“纪坪·纪项伶”,称下寨人为“碥伶”,至今仍遗留着对侗族“仡伶”的称呼。“仡”是前缀词,意为“人”,“伶”即民族称谓,两音之合近似于今侗族自称之Gaeml。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地坪一带的侗族和苗族都过芦笙节,青年男女要在风雨桥上对歌,在桥头亭前跳舞,共同欢庆佳节。

    (撰稿:黄才贵)

用户点评
我要点评:
姓名:
     您对该签证的评价:
点评内容:
 

        联系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中华中路1号 (大十字广场旁)峰会国际15楼 邮编55000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及时提醒,我们会尽快处理

 15th Floor, Summit International Building, No.1 Middle Zhonghua Road, Guiyang, Guizhou,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