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贵州中旅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登录  |  注册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资讯>>贵州旅游景点
贵州旅游景点
节日之乡----黔东南苗族侗族民俗节庆花絮
作者:     来源:     更新时间:2014-7-10     浏览次数:2915次
  

节日之乡——黔东南苗族侗族民俗节庆花絮

1、侗族抬“官人”
时间:农历每年正月初三、初四

地点:黎平县肇兴乡纪堂村,从江县贯洞镇龙图村等

     活动简介:春节期间,南部侗寨之间相互做客、联欢,或演唱侗戏,或踩堂对歌。别的村寨闻讯,常来表示祝贺助兴。他们往往先派人下帖送信,若主寨允许,该寨即抬着“官人”前呼后拥前往参加联欢活动。“官人”由诙谐滑稽的青年男子扮演。他高踞彩轿,正襟危坐,威风凛凛。“士卒”、“护卫”们一路上吆喝呐喊。主寨当事人亲临门口迎接“官人”。三声炮响后,“官人”一行在芦笙吹奏声中进入歌坪。“士卒”们在前面鸣锣开道,“官人”的轿后是五花八门的“随从”。这些“随从”化妆的奇形怪状,有传说中的神仙鬼怪,有戏曲中的才子佳人,有大腹便便的绅士富豪,也有衣衫褴褛的贫民乞丐。
 
    他们或男扮女装,或手舞足蹈:或展示春耕秋收田间劳作场面,或表演撒网捕鱼水上生产情景。这时主寨的盛妆姑娘唱拦路歌与“官人”斗智逗趣,“官人”则不停地赏赐礼品应付姑娘。陪同“官人”前来祝贺的姑娘们也将带来的米花、糯米粑、腌鱼、猪肉等食物,依次散献给主寨寨老和正在踩歌堂的小伙子们,还不时地向围观的群众赠送,被授食品的人不能用手去接,而要用嘴直接去衔,于是他不得不也跳着舞步,才能按对方的动作拍衔到食品,活动往往此时达到高潮。
     
肇兴、纪堂、贯洞、龙图一带各侗寨均建有造型美观的风雨桥,还有古色古香的侗寨门、侗戏台和雕梁画栋高耸入云的鼓楼群

2、小城镇龙灯会

时间:农历每年正月十四、十五

地点:台江县台拱镇(城关)、施洞镇,施秉的城关镇、双井镇等地。

     活动简介:元宵佳节闹花灯,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但黔东南的一些小城镇的龙灯会,其土风民俗格外令人新奇刺激。以台江县台拱(城关)镇为例:正月十四之夜,附近几十个苗、汗村寨的各式龙灯、狮班、旱船、秧歌队在县城灯光球场集中比赛,每只队伍都要做精彩的表演。龙灯分亮龙(以油麻秆为亮源)、草龙(由稻草结扎而成,上届香火)、硬劲龙(用竹捆编而成,甩舞时,虎虎生风)等。狮班一般由大肚罗汉(引狮人)、大小狮子、猴精组成。旱船有艄公、艄婆、青年夫妇、扶轿姑娘,还有蚌壳精、鲤鱼精、龟、蛇等水族和秧歌队等组成,比赛结束后,即举行贯城大游行。按当地风俗,正月十五以前不准嘘花(放火炮)烧龙,主要是供民众观赏。这一天,远乡观灯的亲戚朋友络绎进城,各式摊贩店铺生意也十分红火。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当晚全城各家各户团圆饭都吃得比较早,凡准备接龙的家庭纷纷正门大开,摆上香案,备好酒菜。当街的家家户户门口悬挂各式自制的花灯。如十二生肖动物灯、四季鲜花灯、戏剧故事人物灯等。8时以后,从郊区各乡来的龙灯队伍陆续入城,挨门挨户拜年来了。贺词念过后,主人向龙头灯和玩龙人敬酒散发赏钱。然后,龙灯从龙头开始,龙身,龙尾在主人家堂屋转一圈出来,以祝来年吉祥如意。主人还要燃放鞭炮迎送龙灯。此时全城各处锣鼓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有时,好几铺狮班和龙灯一起挤在门口,鱼贯而入,热闹非凡。10时左右,玩龙灯的人喝得酒酣耳热,开始在闹事区舞耍龙灯,并高声吆喝:“花来哟”这时,从围观的人群中突然会有人对着龙头燃放花筒(一种用火药填制的竹筒火炮)。刹那间,火花喷射,烟雾四起,有人拥挤、有人躲闪。耍龙人边舞龙,边扑打燃烧的龙。龙灯挣扎逃窜,嘘花(放火炮)者紧追不舍。有时候,好几个花筒同时对准一条龙喷射,火花落在耍龙人赤裸的胸背上,十分惊险刺激。据说乡村的龙灯被烧得越厉害越好,因为可以给来年带来风调雨顺,否则,寨里人是不愿让龙灯回家的。这样的狂欢活动一直要到次日凌晨3点左右才告散场。但苗乡男女青年的对歌“游方”活动则会持续到旭日东升。正月十六,玩龙人在河边把龙灯活化,并杀猪欢庆,名曰:“吃龙肉”。由于龙灯会期间人潮如涌,嘘花场面较为混乱,旅游者应特别注意安全,宜找一处高楼阳台观赏。

 

3、苗族芦笙会

时间:农历每年正月十八、二十

地点:凯里市舟溪镇

   活动简介:每年的正月初三开始,一直到正月二十,在凯里近郊苗乡,集合每天都有苗族芦笙会。芦笙会是在几个苗族较集中的村寨进行的,远道而来的其他苗寨也派出芦笙队前来参加,场面很壮观。但最热闹的要数舟溪芦笙会,因为这是春节苗族芦笙会的压轴戏,最高潮。
   
舟溪位于凯里、麻江、丹寨三县的交界处。这一带的妇女内穿翻领对襟中长衣,外穿大领对襟外套,袖口镶挑花花块,银链吊绣花围腰,套挑花长护腕;下穿过膝寸许长青色百褶裙,扎挑花精制襄腿,外套织锦或粉色长袜。头饰有成年和未成年之别,未成年女子挽高发髻于头顶,带覆额无底帽;成年妇女将发盘成波浪状覆额,挽高髻于头顶,插银簪、银梳,盛装时头戴银角,胸挂银锁。她们在几名青年男子的率领下,随着悠扬的芦笙款款起舞,手中的小毛巾也不停地翻飞。在芦笙场上,像这样的队伍可以多达20多个,形成20多个圆圈,围观的群众更是上千上万。舞场附近的舟溪河畔则是惊心动魄的斗牛场。公路两旁商摊林立,舟溪镇上的影剧院、篮球场、商铺和餐馆人山人海,附近几个苗寨更是家家有客,流水席不断。入夜,青年男女的对歌声此起彼伏,别有一番情趣。因为这一段时期是黔东南地区较寒冷的季节,气温一般在摄氏零度上下,请旅游者注意多带些御寒的衣服。

 

4、侗族花炮节

    时间:农历每年正月二十八

    地点:从江县丙妹镇

    活动简介:抢花炮是侗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花炮是吉祥如意、幸福丰收的象征,特别是第一炮的胜利者更是万众羡慕的对象。侗乡各地都派出强有力的选手参加抢花炮比赛。正月二十八这一天,都柳江边的从江县人潮人似海,万头攒动,江畔沙滩上彩台高搭,红旗招展。放花炮前,由老人们组成的仪仗队抬着锦屏、彩礼和五颜六色丝线缠扎的幸福铁环在芦笙队的簇拥下串街游行。这个幸福铁环将由装满火药的铁炮把它射入高空,然后待它下落时,由赛手们拼抢,谁先抢到花炮(即幸福铁环),并抢先送到彩台上主裁判手中,谁就是胜利者,丰厚的礼品就归谁拥有。这种比赛方式颇像西方的橄榄球运动,选手们只有不伤害对方的身体,无论拉扯、抢、推、绊各种手段都可以用。幸运铁环十分小巧,可衔入口中,也可藏在手心,可迅速传递,也可再次抛向空中,需要各队员配合默契,齐心协力。拼抢中有进攻,有防守,也有掩护,比赛场上变化多端,气氛紧张热烈。
    花炮节日,有精彩的芦笙踩堂、唱侗歌、演侗戏等文艺活动;有激烈的斗牛、斗鸟等侗族传统活动;还有赛球、射击等现代体育活动。花炮节更是商贸活动、文化艺术交流的难得机会,是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的一次盛会。

5、三月三

时间:农历每年三月初二至初四

地点:镇远县报京乡

     活动介绍:每逢农历三月初三,镇远、三穗、剑河三县交界处的侗族青年,汇集报京乡,举行隆重的集会,历时3天,人数多达万余人。三月初二早饭后,姑娘们腰系笆篓,下田捞鱼虾,作为送给情人的礼物。男青年得到这些礼物后,就在坡上烧火想做菜,邀请同伴共进野餐。然后小伙子把一些小礼品装在笆篓里,并与姑娘约定时间送还。初三那天,姑娘们穿着节日盛装,提着装有香葱的篮子,结伴来到金塘洞莫嘎树边的山坡上,等候各自的情人。当男青年们来到后,姑娘们就主动将盛满深情厚谊的葱篮相赠,男方则用装有布料、针线等礼品的笆篓答谢。这时,在场的观众欢声喝彩。而男青年如果屡讨葱篮而无人搭理的话,则会遭到围观群众的讥笑嘲讽,只好羞愧离去。“讨笆篓、送葱篮”的三月三节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报京有个叫良英的姑娘爱上一个穷青年桥生,可是姑娘的父母硬是逼姑娘嫁给富人家。良英于三月初三这天下河捞虾,讨来葱蒜,与桥生约会于莫嘎树边,将鱼虾和葱蒜赠送给桥生,表示坚贞之爱。不料被人发现,双双遭受毒打辱骂。两人悲愤已极,跳崖自尽。为纪念这对被封建婚姻制度残害的情侣,每年三月初三,侗族青年在这里集会,相沿成今天的节日。是日中午,远道而来的外寨客人,抬着礼品,吹起芦笙前来祝贺,寨方也同样吹芦笙、鸣铁炮,以示欢迎。宾主围成男内女外多个圆圈集体欢跳芦笙舞和踩鼓舞。晚间,宾主围席饮酒,斗歌为乐。初四是歌会,报京寨四面山上,到处是男女青年对唱情歌,场面甚是热烈动人。直至初五,报京的那女青年才吹着芦笙、鸣放鞭炮,欢送客人离去。

 

6、苗族姊妹节

时间:农历每年三月十五至十七

地点:台江县施洞镇杨家寨、偏寨、老屯乡等地

    活动简介:姊妹节是清水江中游沿岸苗族青年特有的男男青年择偶恋爱的节日集会。有的在农历二月十五过(如施秉县双井镇一带),有的地区在三月十五过。“姊妹节”以台江县施洞镇一方的民族特色最为浓郁。
    
节日前夕,家家户户用花草的汁染米,分别蒸熟后再和在一起,做成五彩糯米饭,红色象征爱情,黄色代表富贵,白色寓示高洁,蓝色比喻友谊,绿色以求长寿,黑色以示坚贞。姑娘们把晶莹剔透、清香四溢的五彩米饭传成若干个糯米饭团,里面悄悄埋藏一点小秘密,留着待用。当晚,姑娘们各自从家里带去美酒佳肴和姊妹饭,集中到一家比较宽敞的院坝里,摆上条凳,盛情款待远道而来的青年朋友们。离别时姑娘们用帕子包上五彩饭,作为礼物送给讨糯米饭的小伙子。小伙子们在回来的半路上,各自打开,得到松树叶或玉米须的意味着要买一些针线回赠;得到树杈的表示可以交朋友;得一对筷子或红色花瓣的话,则表示姑娘不喜欢你。这种寓情于物的办法很有创意,不会使人当面尴尬。
    
第二天下午,美丽的清水江畔,人山人海。姑娘们穿上最漂亮的绣花衣裙,戴上最精美的银首饰(最完整的一套纯银首饰,可重达15千克),开始跳起踩鼓舞;远道而来的姑娘则由其母亲或嫂嫂带着节日的盛装,在附近田野打扮着装。跳舞的人和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一直热闹到红日西沉。入夜,激越嘹亮的苗族飞歌将顺着江水传遍两岸的村村寨寨。姊妹节——一个藏在花蕊理的节日。

7、四月八

时间:农历每年四月初八至初九

地点:黄平县飞云洞

   活动简介:离黄平县城12千米处有一座被前人誉为“黔南第一洞天”的飞云洞。这是一处拥有20余座古建筑的“庙城”,其中最大的观音殿是由一个巨大的天然穹隆构成,一朵朵垂挂的巨形钟乳石仿佛是一团团凝于山麓的浮云,翻卷欲去,故又名飞云崖。其他景点有门牌坊、皇经楼、月谭坊、长木廊、滴翠亭、接引阁、小宫厅、养云阁(又名大宫厅)、幽云亭(又名童子亭)、碑碣墙等。平日,飞云洞绿荫浓密,白云飞漫飞,清风微拂,凉泉淙淙,是一处幽雅清静的避暑胜地。但农历四月初八,这里却成了人山人海的节日盛会。
    传说远古时候,苗族有潘姓两兄弟到此定居,繁衍子孙,所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到此集会,既是欢聚,又是对祖先的缅怀。除苗族以外,还有来自重安江的革家也纷纷来庆贺。活动内容很丰富,有对借比机会表演杂技、魔术和武术。飞云崖内建有贵州省少数民族节日博物馆,很值得一看,当地出产的蜡染、泥哨和农民画更具特色。活动举行两天,如果兴致好,还可及记性向东,去贪图一下施秉云台山、镇远青龙洞以及国家级风景区舞阳河的秀丽景色呢。

8、苗族龙船节

时间:农历每年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

地点:台江县施洞镇清水江

    活动简介:苗族龙船节是清水江中游沿岸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地区七十个苗族村寨共同举行的重要传统节日集会。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从施秉县的平寨开始,经台度塘龙、榕山到施洞镇结束,历时4天。苗族龙船由三根粗大、形直的杉树挖成槽形的独木舟并排捆扎而成。中间一只长约20余米,称母船,两侧各长17米左右,称子船,龙头选用约2米多长一棵质轻且韧,宜于雕刻的水柳树雕刻而成。龙头仰首向天,须发飘拂,栩栩如生。最有特色的是,龙头两边安上弯弯硕大的水牛角,角上分别书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
    
龙舟上的人员,计有鼓头、锣手、撑篙、理事、艄公等6部分。“鼓头”是龙舟的主角,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年人担任。他用鼓点指挥桡手奋勇划船。锣手由男扮女装的10名英俊少年担任,他们胸佩银项圈,身穿银饰衣,头戴银凤冠,负责敲击一面小锣。撑篙手是由鼓头请来的,力气好,识水性。桡手,是寨上志愿参加的30名彪悍的苗家青年男子,也是舟赛的真正角逐者。这些桡手一律穿上青色土布对襟衣,系腰带,头上则戴上精巧秀边的马尾斗笠,帽檐插着三片如同凤尾的银片。桡手手中的桡片长约2米,宽10米,形似扁担。艄公以手中的长桡片充舵浆,一面掌握行船方向,一面发出调节桡和用桡节奏的号令。桡手们分两排站立于子船上,略取弓箭步,奋力划桨。
    
节日的第一天,各寨龙舟皆按期下水,驰骋平寨。二十五、二十六两日分别在塘龙、榕山比赛。这几天,沿江鼓头的亲戚好友纷纷赶到江边,放炮,载礼迎接,称作“接龙”。他们要为龙头挂绸,把人们送的鸡鸭鹅挂在龙颈上;也有送猪羊牛马等重礼。当把红绸系在龙头的角上后,接着斟上一碗酒先敬鼓头,又依次向所有龙舟上的人一一敬上一碗,预祝赛舟夺魁。赛舟开始了,統炮突发,桡手们齐声吆喝,奋力划桨。顿时,龙舟似离弦之箭,向前射去,搅得江面波涛汹涌,浪花飞溅,桡手们马尾斗笠上银片随之在阳光下闪烁,真是龙飞凤舞,英姿勃勃。此时,河边岸上攒动的观众呐喊助威,刹那间,欢声雷动,震天动地,高潮迭起。苗族龙船节来源于一个动人的故事:从前,清水江上出现一条吃人的恶龙,一位痛失独子的老人发动沿河乡亲用铁锅堵水断流,苦战七天七夜,直到五月二十四水干龙现,老人含愤苦战恶龙,把龙砍成四段,分给沿岸乡亲煮吃,为民除了害。此后,每年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苗族都举行隆重的龙舟节,以纪念这位英雄。

9、中秋芦笙会

时 间:农历每年八月十三至十五(两年一次)
    地 点:从江县洛香乡
    活动简介:侗族芦笙会多在中秋佳节举行,以黎平、从江两县接壤的洛香、肇兴、纪堂等处为最隆重,通常都以洛香为东道主。
    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洛香附近村寨侗族群众云集洛香,参加芦笙会。作为芦笙会主队的洛香寨男女青年穿着节日盛装,由寨主带领,在三声铁炮响中,芦笙队高奏《进行曲》开往寨笙坪,到达坪子时,吹奏《入场曲》,举行隆重的入场仪式,芦笙队围着坪中一根高桅杆绕场三圈,这时锣鼓喧天,笙曲震地,鞭炮齐鸣,热闹非常,入场仪式结束后,主队吹奏《召唤曲》,请客队入场,参加芦笙会的所有芦笙队在《进行曲》声中入场,参加芦笙会的上百个芦笙队全部迎进场内后,全场狂奏一阵笙曲,顿时,数千架芦笙齐鸣,彩旗招展,欢声雷动,盛况空前。
    中午,主寨组织上百名满戴银花项链,肩挑红桶,手打青伞的姑娘们,在本寨小伙子的陪同下,情真意切地给各个客队芦笙手送来大量甜酒解渴,客人饮完了甜酒,欢奏芦笙向姑娘们答谢。
    比赛开始,先由丙个参赛队各奏相同的芦笙曲调,以淘汰的方式选出优胜者进行决寨,直到决出最佳芦笙队,最后,全场合奏《扫场曲》,宣告活动结束。
在侗乡,你可以领略旋律的优美、抒情细腻的侗族大歌,五彩缤纷、委婉动人的侗戏。俊美挺秀的侗族鼓楼、酸甜可口的侗乡柑橘,为你送来一个幸福美满的中秋圆月之夜。

10、九月芦笙会

时 间:农历每年九月廿五至廿九
    地 点:黄平县谷陇镇、重安镇等地
    活动简介:谷陇九月芦笙会,是黔东南苗族群众最盛大的秋季盛会,它的前奏是黄平重安江镇的苗族,革家芦笙会,时间为农历九月廿五和廿六两天。
谷陇芦笙会的集会点,临近湘黔铁路,黄平、施秉均有公路直达集会场,交通方便,芦笙会场四面环山,地势平坦,每至会期,这里照例要举行芦笙舞、斗牛、赛马、斗雀、篮球等竞赛活动,谷陇芦笙会,是苗族青年游方恋爱的好场所,苗家姑娘们总是盛装前往,因而,这里又成为集中展示苗族服饰、银饰的地方,谷隆芦笙会的斗牛场最宽大,谷陇芦笙会的赛马道可容10匹马并列奔驰。
      斗牛是一项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活动,一般由德高望重的人主持,牛主双方先自我找对象,只要牛手体型相近,一方为碰牛,一方为抵牛,就可放打。
斗牛分相斗和碰斗两种,相斗是把两条牛牵隔两丈左右,双方主人同时放掉牛鼻绳,两牛接角相斗。碰斗则需牵牛远一点,约7米,双方同时喊话,放掉鼻绳,轰牛而去,两斗牛受到喊叫的刺激,都朝对方奋力冲击,在中场相碰,其声怦然,常常有斗牛在激烈相碰后倒地猝死,因此,人们爱惜牛,多不愿让牛碰斗,即便是一般的斗牛,也有牛主雇人在关键时刻套住斗牛的后腿,拼命拉开。观看斗牛时必须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太靠近斗牛,观众尽量站在高处,以免惊牛奔窜时伤人。谷陇芦笙会上,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芦笙,黄平苗族的芦笙由5支组成,最长的笙达7尺,次长的有4尺,余下几支笙长约2尺,每组笙要由5人共同吹奏,吹笙时,5人排成横排,以左排第一人为轴心,向左转动,随着节拍,跨前一步、一停、一顿,每换脚往前跨一步,如此反复不断,苗家笙曲本身就象特定的语言,熟悉曲调的人一听,使知吹的什么曲,该跳什么舞,身着银饰的苗家姑娘们,往往先在芦笙场里围观,待选择到中意的吹笙者,方三五成排,手牵手进入芦笙圈子,随着节拍踩笙起舞,也有一些青年芦笙手喜欢节奏欢快的笙曲,往往由二、三支芦笙领队,即可表演芦笙舞,若在集会高潮时,数十组芦笙同时奏鸣,芦笙场上犹如滚动着的阵阵雷鸣,气氛壮观感人。
    重安镇的芦笙会提前两天举行,场面也很大,革家的服饰和芦笙舞别具一格。而以木船漂流为主的重安江十里古峡风景区就在附近,铁索桥附近的“小江南”水上餐厅风味独特,是海内外旅游者光顾的好去处。
黔东南州民族节日一年有135个,上述10个节日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部分节日。节庆是民族风情最集中的表现,值得观赏、值得考察。

 
用户点评
我要点评:
姓名:
     您对该签证的评价:
点评内容:
 

        联系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中华中路1号 (大十字广场旁)峰会国际15楼 邮编55000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及时提醒,我们会尽快处理

 15th Floor, Summit International Building, No.1 Middle Zhonghua Road, Guiyang, Guizhou, China